跳出舒适圈 实践获新知
——记2017级广播电视学毕业实习展
“大家看剧跳过的广告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电视台的工作考验笔力、脑力,更考验臂力”……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分享着毕业实习的收获与感悟。4月2日下午13:30,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广播电视专业第五届毕业实习展在文科楼610拉开帷幕。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主任周学飞、新闻与传播学系师生到场听取2017级广播电视专业全体同学的实习汇报。实习展由新闻与传播学系系副主任王芳菲主持。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毕业实习是检验所学知识、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环节。广电1701的33位同学带来精心准备的海报、PPT和一分钟vlog,上台讲述自己对实习工作的理解和独到的思考。无法到场的同学也提前录制答辩视频,向大家分享实习期间的经历与感悟。
效率、加班、快节奏:大厂生活实录
轻松愉悦的氛围、舒适的工作环境、可观的实习工资,还能和明星面对面接触……互联网大厂的工作体验比网上传闻的还要精彩。而光鲜亮丽的背后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如在快手娱乐业务部实习的金逸松所言,“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加班加点是常态。”
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决定了工作的快节奏,各项任务常常多线并行,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极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历经欧莱雅、腾讯两家实习公司的程楠对此深有体会,“可能手头还在做策划,马上就要抢着约组会的会议室。”在她看来,PS海报、PR剪视频、做PPT是必备技能,社交能力也极其重要。丰富的实习经历让她从一名职场小白变得更加成熟,能够从容不迫地完成工作任务。
离开校园,实习重点在“习”,在一次次尝试中突破局限、增长见识。在快手,马雨萱第一次写作活动策划、联系运营,完成主题宣传片的制作。工作让她接触了之前没有涉足的领域,每一点小进步都令她欣喜不已。她说:“实习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什么与不想要什么。”找准兴趣所在、明确职业方向,这是她在实习中最大的收获。
对于近几年有关互联网企业的争议,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目前,企业依然处于上升期,人人都是保证机器运转的螺丝钉。996确实存在,但具体工作时长因人而异,薪酬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弹性、自由、成就感:小平台也有好处
一些初具规模的小公司和自媒体工作室虽然没有大厂的“排面”,但也少了许多重复性工作,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广电专业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们提升了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陈育嵩在大连美恩教育同时从事了新媒体运营、助教等岗位。长期以来,美恩的宣传工作一直由老板娘兼任,并非强项。她重新设计机构传单、完善教学ppt模板,通过推送及时更新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得到了老师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处”,她说,“美恩有着弹性工作时间,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运营技能。”
和优秀的人一同共事也是实习期间值得珍惜的体验。在数可视实习的朱烜知虽然自诩为“卑微乙方”,却依然乐在其中。一次次和客户沟通设计思路、一遍遍完善作品,她和同事们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数据新闻领域也坚守着“内容为王”,每完成一个作品,她都很有成就感,“做多了你会发现,世界从平均的角度和想象中不一样。”
熟悉又陌生:校媒工作不简单
当实习期遇上考研复习和出国申请,广电的同学们依然做到了良好的平衡。他们选择在校内媒体进行实习,既省下了路上奔波的时间,也能运用专业所学为学校的宣传部门发挥光和热。再次回到最初的起点,汪君平感慨万千:“从入学开始我一直在融媒体中心工作,这里见证了我大学四年的成长。”
校媒的消息编排看似容易,却大有门道,绝不是机械性的复制粘贴。负责运营中国教育发布平台账号的葛乃嘉表示,只有结合平台特征对新闻标题、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并提炼出贴切的关键词,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用她的话来说,“实习期间有无数次‘灵光一现’,真正实现了所学所想与实践的接轨。”
实践是对理论的检验,也是对大学学习最好的回顾。在大连理工大学电视台实习的王诗惠发现,曾以为“考完就忘”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写作文案时忆起采写课上学过的方法,在拍摄视频时想到电视摄像讲过的技巧……“学过的内容会在脑海中留下痕迹,大学阶段的每份努力都有意义。”
实习展结束后,与会老师对各位同学的实习成长与收获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未来的就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新闻与传播学系系副主任王芳菲对同学们的表现感触颇深:“几个月没见,看见大家经历社会的磨砺,多了几分掌握技能的自信,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同学们站在讲台上都能放开演讲,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教学相长,我们坐在台下的老师也收获了不少。”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部长武文颖最后谈道:“大学四年匆匆度过,毕业实习是对学习生活最好的总结。同学们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实习,都是一段充实而难忘的经历。相信同学们都在工作中有所收获,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加清晰。”
本次毕业实习展地点设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一楼,展出时间历时一周,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