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知识产权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在文科中心A302成功举办
转自:卓越经管微信公众号
2024年12月27日,知识产权专业在文科中心A302模拟法庭开展《知识产权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活动,本次模拟法庭审理“一种药胶贴的改良结构”实用新型专利复审无效案件。知识产权专业2021级学生郝忠琪、方浩、续文虹担任合议组成员,王红平、潘素洁、刘悦担任请求权人,董一冰、曹佳懿、叶祥涛担任专利权人,郭也琪担任证人,现场招募厚德书院2024级学生王佳怡担任书记员。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辽宁)基地王滢副主任(挂职),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张燕法官,大连市知识产权局保护处刁奇秀副处长,大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邵立新主任,大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卫国统副主任(挂职),大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汪嵩老师等六位实务专家担任模拟庭实践课程评委。知识产权专业负责人洪勇教授出席实践教学课程,知识产权专业刘琳琳老师担任主持人,知识产权专业和厚德书院感兴趣的学生全程参加本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活动。

调查环节,请求权人提出产品使用在先商业证据和现有技术专利文献证据,证明涉案专利不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专利权人就商业产品技术和现有技术展开技术比对,主张请求权人提出产品技术和现有技术与涉案专利技术不属于同一技术领域;证人出庭作证,证明涉案商业产品销售使用全过程;合议组遵循庭审程序,调查并询问双方当事人和证人关于证明事项的核心内容。辩论环节,双方展开了激烈交锋,清晰展现庭审焦点的质证内容,揭示出专利审查的严谨性与技术保护的法律魅力。陈述环节,双方再一次阐述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合议组根据专利法、专利审查指南,结合庭审事实进行合议组评议。

六位实务专家评委对本场模拟法庭实践课程进行点评。专家评委指出,专利复审和无效宣告请求程序作为我国专利行政保护的方式,并不常见于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课堂,学生能在短期内学习并再现模拟审理现场,展现了较为可观的学习能力。相较于人民法院的专利司法保护民事诉讼程序而言,专利复审案件的法律实体争议具有相似性,但程序上有着一定的差别,学生对程序的理解,需要进行实务学习和体会,还有进步提升的空间。各位专家评委对学生专业知识运用逻辑、语言表达、庭审应变等方面均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指导建议。

现场招募的书记员王信怡同学表示,自己对本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作为刚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即使缺少专业知识,仍可感受到庭审秩序的庄严与神圣,领略到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审理的严谨与科学。

知识产权模拟法庭实践教学课程是知识产权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在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机构的支持下,通过实务专家的指导,将实践岗位任务前移至学校课堂,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不断超越,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展现了知识产权案例行动教学法的特有效果。知识产权专业2021级学生的庭审面貌与厚德书院2024级学生的观摩热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同为祖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贡献应有的一份力量!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