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文遇见科技:无人机视界与XR虚拟制片的大工实践
4月23日,大工人文周系列活动“AI赋能无人机探索新视界——无人机分享体验会”与“AI+XR虚拟制片技术革新”于文科中心A301成功举办。该活动依托“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开放日”,厚德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共同主办,诚邀大连颢瀚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随幻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由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齐永光教授主持。活动聚焦AI、XR等传媒行业前沿科技领域,通过专业讲解、设备体验与互动实操、问题解答等多元形式,为师生呈现了一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盛宴,吸引众多师生到场参与。

AI赋能无人机探索新视界
活动首先是大连颢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AI赋能无人机探索新视界——无人机分享体验会”,以“飞阅未来”为主题,通过无人机全场景展示与沉浸式体验,带领参与者解锁低空视角的科技魅力。
宣讲人马文良以最新旗舰无人机宣传片为引,结合现场真机操作,系统解读DJI大疆全系列产品技术亮点。从Mavic3和Neo的全向避障系统到Inspire3的电影级画质,从无人机续航优化技术到智能跟随模式的算法升级,专业讲解让师生对消费级与行业级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有了立体化认知。随后,宣讲人赵星启以《无人驾驶航空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核心,结合大连本地禁飞区域示意图,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实名登记流程、限飞高度规范(如市区内限飞120米)及特殊场景报备要求,以“理论+场景”的讲解模式强化参与者的安全合规意识。

AI+XR虚拟制片技术革新
接下来,是上海随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皮总带来的“AI+XR虚拟制片技术革新”实践,深度解析AI与XR技术融合对影视制作流程的革新价值。
上海随幻智能技术团队通过实时渲染演示,详解XR虚拟制片的核心技术逻辑——从绿幕抠像技术迭代到实时合成引擎的场景交互逻辑,层层递进揭示“虚拟场景-真实拍摄-实时合成”的全流程技术链路。现场展示的随幻XR虚拟制片设备矩阵(包括高精度动捕套装、虚拟摄像机、LED背景墙控制系统)引发师生浓厚兴趣,技术人员现场演示如何通过传感器阵列实现虚拟场景与真实人物的光影同步。

活动特别设置“真机操控体验区”和“AI+XR虚拟制片体验区”,活动尾声设置学生分组体验环节,师生通过无人机试飞模拟系统与XR场景交互装置,沉浸式感受“低空视角探索校园”与“虚拟场景实时创作”的双重乐趣,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系列活动不仅展现了AI、无人机、XR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更通过“理论授课-设备实操-场景应用”的立体化设计,搭建起科技知识与人文创作的跨界交流平台。参与学生表示,通过亲手操控前沿设备、对话行业专家,不仅深化了对“科技+传媒”融合趋势的认知,更启发其思考如何将智能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文化创意等专业领域。
本次活动负责人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黄浩老师表示,未来将持续依托大工人文周品牌,推出更多“科技赋能人文”的主题活动,通过产教融合、学科交叉的创新实践,培养兼具科技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新文科”建设注入新动能。
文/郭晓一,图/毛梦阳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