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第86期:辽南皮影鉴赏与展演成功举办
来源:宣传部
11月12日下午,由党委宣传部主办、建筑与艺术学院承办的文苑第86期“匠心中华”辽南皮影鉴赏与展演活动在文科中心A301举办。本次活动特邀辽南皮影非遗传承人鄂文武走进校园,携手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彭凌玲与大工皮影戏剧团,为师生带来一堂沉浸式的皮影艺术美育实践课。建筑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金玲,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硕,副院长郭飞、马辉、路晓东与近200名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师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辽南皮影作为中国皮影的重要支系,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辽宁省盖州地区的岫岩、瓦房店、庄河等地。辽南皮影戏以其独特的造型工艺及原汁原味的辽南唱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珍贵瑰宝,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中,彭凌玲以经典剧目《盘丝洞》为例,从专业角度对辽南皮影的历史源流、制作工艺与审美特征进行了深入解读。鄂文武则现场展示了一人同时操持大锣、手锣、钹、板、堂鼓的复合演奏技艺,生动展现了辽南皮影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演阶段,刚刚受邀参加乌镇戏剧节嘉年华的大工皮影戏剧团与鄂文武携原创作品《脊梁虎》再次登台,讲述后羿在脊梁虎感召下重振雄风、射落九日的神话故事。“皮影系”社团以精湛的操纵技艺搭配悠扬的辽南唱腔,带领全场师生沉浸在这段关乎勇气、觉醒与精神脊梁的光影叙事中。

展演尾声,同学们踊跃上台,亲手操纵“影人”,感受“隔帐凭灯舞千秋”的传统技艺魅力。

此次活动通过“展演+鉴赏+互动”的模式,不仅让师生领略到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激发青年学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未来,文苑系列活动将呈现更多非遗项目,为师生提供更多了解非遗、接触非遗的机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